高血脂症與動脈硬化─觀念的釐清


環台醫療聯盟

基隆長庚醫院

基隆長庚醫院新陳代謝科范姜仁廣醫師

我們在醫院的門診中,常常會遇到有些病人主訴說他的手腳會麻、會酸、或僵硬,是不是他的「血太濁、血油太高、和血路不通」所引起?要請我們醫師幫他檢查一下「血油」有沒有太高。簡單的幾句話道出了病人的擔憂,也顯示出不少民眾對「血路不通」及「血油太高」存在著一些誤解。首先要說明的是:血管阻塞時,它的主要症狀不是「手腳會麻、會酸、或僵硬」,而是隨著動脈硬化阻塞影響到身體不同的部位時,會引起不同的臨床症狀。當影響到心臟之冠狀動脈時,會出現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的相關症狀;若影響到腦部動脈,就會造成腦中風的相關症狀;當影響腎臟動脈時,則可能引起嚴重的高血壓或腎衰竭;若影響下肢動脈,則可能引起步行疼痛、下肢失能、或下肢傷口不易癒合。

其次要提的是:血脂過高是動脈硬化重要的危險因子,但不是唯一的危險因子。其他一樣也會引起動脈硬化的重要危險因子還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抽煙、家庭病史、和年紀大。所以就算血脂正常,若是有其他的危險因子,還是有可能會產生動脈硬化阻塞。也就是說當我們要評估一個人會不會得到動脈硬化阻塞時,是要整體評估所有重要的危險因子如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壓、抽煙、家庭病史、和年紀大。如果一個人的危險因子越多,那麼就越容易得到動脈硬化。

接著我們來看看甚麼是高血脂症?血脂肪大概可分二大類: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三酸甘油酯又稱中性脂肪)。若只有膽固醇過高稱為「高膽固醇血症」,如果以三酸甘油酯過高為主稱做「高三酸甘油酯血症」,當兩種皆高稱為「混合型高血脂症」。在膽固醇的分類中,有一種叫做「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會慢慢沈積在血管壁,形成血管硬化阻塞,是「不好的膽固醇」。而另外有一種是叫做「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它具有類似清道夫的功能,可以把過多的膽固醇分子清除,是「好的膽固醇」,所以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愈多,對心臟血管愈有保護作用。要注意的是對總膽固醇過高的病人而言,絕大部分都是因為「不好的膽固醇」過高而引起總膽固醇過高,並且其「好的膽固醇」數值通常只是偏低或正常。

高三酸甘油酯(中性脂肪)血症與動脈硬化的關聯性,就沒有像高膽固醇血症那麼明確了,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如有糖尿病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時,高三酸甘油酯也會引起動脈硬化。所以可以這麼說:是高膽固醇血症才容易導致動脈硬化,而單純的中性脂肪過高比較不會引起動脈硬化(這也是有些民眾不甚清楚的地方)。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當三酸甘油酯很高時,會容易引發急性胰臟炎,這反而是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患者要加以注意的地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yaster 的頭像
    hyaster

    鍵入真實

    hyast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