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大腸癌夢魘
⊙邱錫雄〈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 大腸癌為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二位,僅次於肝癌,每年有五千多人得到大腸癌。在歐洲,美國及日本也都是發生率第二位的癌症;在新加坡則是發生率第一位的癌症,但是死亡率大腸癌則遠比肝癌及肺癌低,顯示大腸癌的治癒率比肝癌及肺癌好,雖然如此,在台灣發現的大腸癌還是以第三期居多,甚至末期也不少,推究其原因主要還是民眾對於大腸癌的認知太少、諱疾忌醫延誤病情所致,更有甚者追求民俗療法,祖傳密方及氣功治療至延誤病情時有所聞。因此如何早期發現大腸癌並勇於接受治療才能提升大腸癌的治癒率。
大腸癌的症狀包括血便、大便習慣改變(便秘或腹瀉)、不明原因腹痛、不明原因貧血、裡急後重(想解大便解不出來)或不明原因體重減輕。有這些症狀必須接受大腸鏡檢查以確定是否有大腸直腸癌,另外如果家族中有大腸直腸癌病例或有大腸息肉者為大腸直腸癌高危險群亦應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
近來發現大腸直腸癌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高中生及大學生也得大腸直腸癌而且已是第三期,甚至有位年輕女醫師也得大腸直腸癌並且已肝臟轉移,讓人聞癌色變。
近來大腸直腸癌的治療已有腹腔鏡手術可以減少手術過程的不舒服,減少傷口疼痛,而且恢復快,減少病人住院天數。另外由於精密儀器的引進包括超音波刀,360度迴旋式腹腔鏡及恆溫腹腔鏡手術充氣機,大大提高腹腔鏡大腸直腸手術的成功率,而且傷口小美觀、疼痛少、恢復快、出血少、安全。在歐美、日本腹腔鏡手術已非常流行,甚至取代傳統剖腹手術成為主流手術。
如果360度迴旋式腹腔鏡是外科醫師的眼睛,那麼超音波刀無疑的是外科醫師靈巧的雙手,恆溫腹腔鏡手術充氣機則提供病人舒適的手術環靜。大腸直腸癌手術變的不再是困難手術,因此千萬不能再以民俗療法,祖傳密方及氣功來治療大腸直腸癌而延誤病情。
﹝資料來源:德桃癌症資訊網﹞
googleads
- Nov 11 Tue 2008 10:54
揮別大腸癌夢魘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