惱人的事-淺談痔瘡
環台醫療聯盟
新竹馬偕醫院
撰稿者:陳怡真護理師
痔瘡原是人體構造,並不是病,較嚴重的痔瘡卻會讓人不舒服影響日常生活。然而因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及生活環境,使得痔瘡變的嚴重,成了令人不舒服的文明疾病。現代人可說是多數人有一痣,而這個難以啟齒的文明病要如何防治呢?得了痔瘡該要如何治療呢?而以下幾個問題是在直腸科門診時常被諮詢到,經整理後供大眾參考:
Q:常有病患或家屬問到怎麼樣的情形稱為痔瘡?
A:因肛門長期不正常用力,肛門及直腸間的靜脈發生擴張、扭曲變大,肛門黏膜承受太大的張力,使得黏膜和肛門周圍皮膚脫垂,產生所謂痔瘡。
Q:那有哪些人容易得到痔瘡?
A:有以下情況的人較容易得到痔瘡:
1.生活作息不正常。
2.經常熬夜。
3.情緒容易緊張。
4.嗜食辛辣食物。
5.飲水量過少。
6.工作環境需久站、久坐及需負重者。
7.無定時解便,經常性便秘,長期用力排便者。
Q:如果真的得到痔瘡,可以什麼方式治療?
A:痔瘡一旦形成了多不容易痊癒。一般會先使用軟便劑、肛門塞劑或局部軟膏治療,如果效果不好且時間久了則可能必須以手術方式處理治療。
Q:請問如果真的動手術,多久以後可以恢復開始上班呢?
A:一般手術後約4~7天左右便可以開始上班了。
Q:得到痔瘡而在解便時流血該怎麼辦呢?
A:痔瘡的常見症狀便是解便時流血。原因是當痔瘡腫脹時,硬硬的大便經過肛門摩擦痔瘡而造成破皮流血。一般會自行止血,可以使用痔瘡塞劑或痔瘡藥膏幫助消腫。但若流血不止便要進一步做詳細的肛門檢查,若有疑問可撥健康諮詢專線(03)611-8865由專人為您服務。
Q:該如何預防痔瘡的發生?
A:痔瘡的發生與日常生活習慣有很大的關係,應注意以下的日常生活習慣:
1.應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2.避免於解便時看書報,以免延長解便時間。
3.多喝水,一天應攝取2000~3000cc的水量,多食用富含纖維質的蔬果可使大便鬆軟,排便順暢,預防便秘。
4.少食用刺激性食物,如:咖啡、酒精、辛辣食物。
5.生活作息要正常,避免熬夜、過度勞累,每天適度運動避免便秘。
6.採用溫水坐浴(一天不超過4次,每次10分鐘)以促進肛門周圍血液循環、消腫、止痛。
googleads
- Nov 11 Tue 2008 09:18
惱人的事-淺談痔瘡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